流动摊点不仅仅是城市管理的焦点问题,也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,更是城市“烟火气”的生动注脚。一边是民生所需,一边是市容市貌,如何平衡“情”与“法”,一直是困扰城市管理的难题。为妥善处理好相关问题,营山县聚焦群众关切,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,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,因时因地设置便民点,既维护了市容秩序,又守住了城市的“烟火气”。
夜幕降临,营山县望兴路西城夜市迎来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,食客们围坐谈笑,摊主们忙中有序,升腾的烟火气里,是城市管理智慧悄然运行的温度。商户唐波的炒饭摊前顾客络绎不绝,他和妻子搭档经营,忙碌中透露着满足。
“我们每天下午五六点出摊,卖到夜里十二点到一点钟的样子,能卖个六、七百块钱。主要是这个地方是免费的,我们夫妻干起来比较踏实,比较有劲。”唐波这份安稳,源自营山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的主动破题,面对西城新区旺盛的消费需求与规范管理的双重要求,今年六月,他们摒弃“一刀切”,在望兴路精心选址近千平方米空地,开辟了这个“疏堵结合”的临时夜市。
“我们坚守不扰民、不影响交通、无隐患三原则,划定区域、限定时段,引导商户到夜市来,同时加强管理,给流动商贩吃下‘定心丸’,给市民生活添便利,也让城市更整洁。”营山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张华说道。
承诺见行动,夜市运行期间,执法队员驻点值守,现场巡查,引导顾客有序停放车辆、商户及时清理垃圾并规范经营,确保秩序井然,维护夜市良好环境。
“变堵为疏,让利于民,既汇聚了人气,又盘活了经济,还解决了群众就业问题。我们也将在县城培育出更多的夜市,让城市升腾起更多的市井烟火气息,守护好万家灯火。”营山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张华说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