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817-8229182

巴蜀风光丨邛崃天台山,赏古寺夏夜萤光
2025-05-20 17:52
来源: 四川日报报业集团
举报


中国有好几处“天台山”,邛崃天台山,距成都市区110千米,是新晋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,还是世界自然遗产——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外围保护地。近年来,随着景区居民的迁出和生态环境的改善,天台山又一独特景观——萤火虫,也开始为人熟知。


每年4月至10月,便能邂逅这如梦似幻的场景——成千上万只萤火虫将黑夜点亮,尤其是在山顶的“正天台”区域,虫儿的萤光与古老庄重的雷音寺相映成趣,构成一幅绝美的画卷。



远古时代,天台山即为古邛族的生息繁衍地;汉代,道家在此相山凿洞,筑坛祭神;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,西游僧人佛图澄和普达舍耶等云游到此,创建了天台佛寺。及至宋代,儒、佛、道“三教合流”的格局在天台山上正式形成,尤其道观、佛寺多达108处,形成庞大的宗教山城,还营建了“和尚街”,并设置了专门处理各寺院和僧人纠纷的“和尚衙门”。


雷音寺,坐落于海拔1812米的天台山主峰玉霄峰下,占地百余亩,承载着厚重的历史。它最初为汉代道观,在岁月长河中,唐以后逐渐转变为佛寺。宋代,香客络绎不绝,晨钟暮鼓,梵音袅袅,见证了无数人虔诚的祈愿。然而,明末的战火无情蔓延,大部分建筑毁于一旦,只留下残垣断壁。


如今雷音寺的殿宇,都是2006年复建的,仍然采用传统寺庙布局,沿中轴线左右对称,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祖师殿依次排列,严谨而合理,尽显古朴大气。门口特地保留了满是苔痕的明代石制牌坊和一对石狮。寺院的大门左侧,一株被认证为“天府树王”的1500岁红豆杉,也为寺院的悠久历史默默留下见证。


雷音寺 图据邛崃文旅



天台山森林覆盖率约95%,生态环境近乎原始,溪流潺潺,植被丰茂,为萤火虫创造了绝佳的栖息之所。众所周知,萤火虫对生活环境要求极高,是典型的“生态标杆”型物种,稍有污染的区域,萤火虫就会绝迹。而在邛崃天台山已发现的萤火虫多达20余种,占全国已知萤火虫种类的15%(甚至还有在秋冬季出没的稀有品种“雪萤”),由于萤火虫品种丰富、数量众多,这里已经是公认的全世界八大萤火虫观赏地之一,也是全亚洲最大的萤火虫社区。每至春夏,便是萤火虫“嘉年华”的开启。


4月中旬至5月初,第一波萤火虫率先点亮夜空,每天日落后的一个小时内,是观赏它们的黄金时段。而5月10日至5月下旬,第二波萤火虫会在天台山第三级台地——海拔最高的“正天台”区域接力登场。


当夜幕初降,萤火虫们便纷纷出动。它们尾巴上自带着绿色的小灯笼,在草丛中、树林间轻盈飞舞。时而聚集成群,形成流动的光带;时而独自闪烁,宛如夜空中坠落的星辰。它们的光芒虽微弱,却足以映照整个山谷,如梦似幻,置身其中,仿佛闯入了童话世界。



雷音寺,正处在“正天台”的核心区域,这里也是整个天台山萤火虫活动的核心区域。当古寺的轮廓在夜色中逐渐模糊,在寺院的竹林和草丛中,最早的几点萤火虫光芒开始闪现,古老与灵动在此刻奇妙交融。继而,萤火虫开始向雷音寺的院墙等处聚集,红墙青瓦在微弱但是数量渐增的点点萤光映照下,多了几分神秘与柔和。远处,古寺的飞檐斗拱在夜色中若隐若现,与近处闪烁的萤火虫相互映衬,一动一静,一古一今,宛如时空交错。


萤火虫喜欢逐水而居,据说,萤火虫在羽化为成虫后便不再进食,在仅剩的七天生命中,择偶交配、诞下后代,是它们唯一的使命。而院墙外的小溪边,也是萤火虫大量聚集的“相亲大会场”——眼前是无数盏精致的小灯笼,灯光在黑暗中闪烁,交换着只有同类才能理解的生命密码。你可以放慢脚步,静静观赏这些小精灵,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。点点萤光,为这宁静的夜演奏一曲无声的乐章。


天台山的萤火虫 图据文旅成都


天台山雷音寺的萤火虫之约,是自然与历史的馈赠。在这里,你能深度沉浸在萤光与古寺交织的梦幻中,感受大自然的温柔与历史的厚重。这个季节,不妨背上行囊,赴一场与萤火虫的浪漫约会,在雷音寺的梵音中,找寻内心的宁静与美好。



本期话题

看萤火虫的好地方,你还有哪些推荐?评论区聊聊~


撰文/周旭

编辑/梁庆 责编/谢梦 马艳琳 审核/姜明
网友评论
网友评论仅供其发表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我司立场
发表
推荐阅读
相  关  推  荐
换一换